薪火赤子心 家国天下人
2016-04-08 14:44

  野旷天低,风清月近,墓园里宁静祥和如斯。忽闻几声犬吠,瘦削的老人从破败的柴门中走出,环伺四周,并未发现异动。她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顽猴在林中纵跃,枝叶摇曳的响动惊了这护院之犬。于是,她慈祥地摸了摸狗的脑袋,示意它切莫扰到先灵。

  老人居住在埃塞俄比亚季马市郊的巴吉村,名叫泽乌迪,屋前的空地坐落着一座墓园。她生于斯,长于此,幼时聆听父训,耳濡目染,看着父亲风雨不歇,每天打扫墓园,清理杂草。父亲离世后,她毅然承担起安灵守墓的使命,成为了第二代守墓人。

  四十一载花开花谢,两代守墓人春来秋往,一家人经历政权更迭,亲历长者仙逝,如今女承父业,承担起守陵护园的重任,继续父辈未竟的事业。

  长眠于墓穴之下的并非守墓老人的祖辈,而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医生,他的名字叫梅庚年。梅医生是第一批援埃塞医疗队的队长,四十一年前,他率领一支13人组成的医疗队伍,远涉重洋,到达季马市医院从事援外医疗工作。在一次驱车返回首都亚的斯的途中,他遭遇车祸,不幸殉职罹难,从此长眠于这片他热爱的、奋斗过的土地。

  或许老人的父亲曾受益于梅医生的精诚医术,亦或是感动于梅医生的大爱无疆,在梅庚年大夫与世长辞后,他忠肝义胆、重情守信,义务承担起守陵的重任,并策勉后人薪火相传,以深情厚谊永远缅怀这位“中国白求恩”。

  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守墓人用最朴素的情感,在我们心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人性至善,真情无价。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大夫,治的是病,医的是心,赠的是药,给的是情。梅庚年医生将中国传统的针灸疗法带到了非洲,也将和平友好的种子播撒到人民心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梅医生的故事在季马市广为流传,当地百姓将巴吉村改名为“中国坟”,并时常自发来墓园追思祭扫、致以敬意。

  梅庚年医生率第一批医疗队到达季马市时,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医疗条件很差,群众对中国医生的医术也存有疑虑。他要求凡重大病例都要集体研究并制定详细周密的治疗方案,从一刀一剪到一针一线,他都亲力亲为,严格检查,严谨操作,确保万无一失。为增信释疑,他以身示范,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和赞誉。

  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被贫苦的农民围得水泄不通。一天下来,要接诊300多人次,还要做4至7例手术。除了吃饭,一刻都不能休息。乡村的条件很艰苦,他经常顶着灼灼烈日,在树荫下支张桌子,站着为病人接诊。一张不大的方桌,成了当地最温暖的诊室;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

  翌年,埃塞政府因加木戈法省发生旱灾而向各国发出求援呼吁。中国政府决定派一支由7人组成的医疗队赴埃,为争取时间,由驻季马医院医疗队临时抽派部分人员先行赶赴灾区。梅庚年连夜召开紧急支委会决定救灾人选,会上他第一个报了名,并通宵未眠起草报告。他率领救灾医疗队到达加木戈法省,见到省长的第一句话是:“请告诉我,这里灾情最重的地方在哪里?我们要到那里去!”

  超负荷的工作、长时间的劳累使梅庚年的高血压、心脏病几次复发,身体也日渐消瘦。队员们劝他去条件稍好的首都歇息几天,他却坚定地回答道:“我的岗位在季马!” 他如同一匹不知疲惫的老马,要把病患一个个驮过河:坚持上手术,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坚持夜查房,心中一团火,守着信念,从未熄灭。

  英烈功勋彪炳史册,志士精神烛照未来。又是一年祭扫时,跨越半个地球的祭奠在季马墓园和安阳衣冠冢共同进行。梅庚年医生是援埃医疗队的先驱,是传递和平理念的使者,他的故事也是中非深厚情谊的写照。虽然梅医生已经离开,但他的精神感召着中国援埃塞医疗队第十八批队员们继续这项伟大的事业,他的情怀激励着所有致力于深化中埃、中非友好合作的人们继续为之努力奋斗。

  守墓人的故事还在继续,中埃人民肝胆相照的情谊还在延续,中非友好合作的篇章还在续写,从历史中走来,也必将向未来延伸发展,达到新的高度。

      (作者:驻埃塞俄比亚使馆  穆浩伟)